老子所言的“道德”,到底具体是指什么?

那么,若想要理解“道德”二字的真意,一则要跳脱人们在世俗生活中具有强烈认知的儒家忠孝节义的价值观点,回归到老子从气数将尽的周王朝的时代背景下去认知,由此才会更加明白老子作此书的真正意图所在。二则更要脱离我们当下的语言环境...

《道德经》里的精髓,让你一生受用不尽!

道家思想起始于上古时期,春秋时,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道家完整的系统理论,标志着道家思想已经正式成型。道家对华夏文化的贡献是与儒家同等重要,只是在政治思想上一为表显,一为裹藏之别而已。...

修行,不忘初心、不违本心、不负真心!

一、不忘初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只有不忘记自己最初的想法,才能有始有终地去完成自己的梦想。说来简单,但梦想这东西终归是华丽而脆弱的,在滚滚红尘面前,一介凡人想要凭借孱弱的肉身去守护自己的梦想,又谈何容易。小时候我们看...

​《道德经》的“礼”观:怎样理解,《道德经》中对“礼”的看法?

在华夏思想文化史上,太上老子与素王孔子是两位最重要的先哲,分别开创了道家、儒家两大学派,影响中华民族达数千年之久,根据《史记》、《礼记》、《庄子》、《吕氏春秋》等典籍的记载,孔子还曾多次“问礼”于老子。然而,在一般人的印...

《道德经》的为人之道,处世之方,养生之法,谋事之术!

一、为人之道《道德经》中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颜色太多让人眼花缭乱,声音太多让人耳朵分辨不出,味道太多让人感觉失调,纵情打猎让人身心张扬发狂,稀奇的宝贝...

庄子:养生的最高境界,养身,养神,养性,养心!

国学大师南怀瑾说,庄子是华夏最早的养生大家。在战乱不断的春秋时期,当时人均寿命仅有30岁,庄子却活到了84岁,他的高寿并非偶然,而是得益于他独有的养生之道。《庄子》一书,就凝聚了他毕生的养生智慧与方法。他在书中指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