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两味药泡茶喝,一个补阳,一个补阴,特别适合气血双虚的朋友!

现在很多人非常注重养生,养生的基础是什么?当然是先要分辨体质,怕冷是阳虚,怕热是阴虚,既怕冷又怕热是阴阳两虚。

中医有个概念,叫做“阴阳互损”。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都会影响相对的一方使另一方也不足,而形成阴阳两虚,常有怕冷又怕热的典型表现。

现代人阴阳两虚的太多了,这一类人夏天怕热,冬天怕冷,也就是说,两种症状兼而有之。

身上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体质伴随,这叫做兼夹体质。调理兼夹体质,先要做好脾胃的调理,然后最重要的是要对症来调理兼夹体质。

一个调理气血双虚的方子

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是一个非常著名的调理气血双虚的方子——两仪膏。

微信截图_20250501095455.png

在介绍这味药之前,先给大家分享一下这个方子的创立者,他就是温补派开创者之一,被大家誉为“仲景以后,千古一人”的张景岳,因善用熟地黄,大家也称他为“张熟地”。

他受到《黄帝内经》“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思想的启发,认为人体虚多实少,需要注意补益真阴元阳。

《易经·系辞上传》曰: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两仪及天地,天为阳,地为阴,所以从名字上看,我们就可以知道两仪膏是阴阳双补的。

张景岳治病非常重视阴阳,他认为,医理虽复杂,但是,阴阳为纲领,阴阳为一体,二者不可分。

而中医认为,血属阴,气属阳,因此两仪膏阴阳同补即是气血同补,它既补阴血,又补阳气。

方子一共两味药,人参和熟地,原方是熟地500克、人参120克,熬成膏日常食用。

张景岳的这个方子虽然看似简单,实则奥妙无穷,它不但能够补阴、补阳,而且还顺带补了气、补了血,可以说气血阴阳都被照顾到了,如果您想要熬膏食用,操作起来也并非难事,只是会稍微耗费一些精力,下面简单讲述一下步骤。

首先将两味药放置于砂锅中,加入适量的水,浸泡一个小时。

之后将砂锅置于火上煎煮,无需换水,因为在浸泡的过程中,一部分药性已经溶解在水里了,先用大火煮开,然后转小火煮半个小时,把煮好的药汁倒出来。

接着在锅中再次加水,再煮一遍,将两次的药汁混合在一起,也可以多煮几次,直至药味变淡。把混合好的药汁继续用小火煎煮,加入蜂蜜,在此过程中要注意搅拌,以免煎糊,等到药汁浓缩成浓稠的膏状就大功告成了。

冷却之后盛入干净的容器中,密封保存,每次取用一小勺,用温水冲泡饮用,一天一到两次。

如果实在嫌麻烦,我们也可以用熟地10克、人参10克,沸水冲泡或水煎后代茶饮用。

组方解析:

人参是补气类中药,是东北三宝之一,被誉为“补气第一药”,性温,偏于助阳,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生津养血、安神的作用。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归肝、肾经,可用于血虚萎黄、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等。

现代研究表明,熟地黄还具有增强免疫力、抗氧化、抑制肿瘤发展、抗衰老等作用。

张景岳认为:“诸经之阳气虚者,非人参不可;诸经之阴血虚者,非熟地不可。”

所以,气虚用人参,血虚用熟地黄,两者合用,气血双补,效果极佳。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且中医里有“相生相克”的说法,而该方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用药少,且人参和熟地黄性味均为甘温,二者彼此独立又相互配合,简单精准,是不可多得的良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人参大补,不适合长期服用。

《本草正义》认为,党参的效用与人参相差不远,它更可贵的地方在于,健脾而不燥,滋胃阴而不湿,润肺而不犯寒凉,养血而不偏滋腻,因此也可以选择党参替代人参。

这个方子,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

最后,再给总结一下这个方子适用人群和禁忌人群。

1. 适用人群

一是精气血亏耗太过严重,吃一般的药效果不佳的人;

二是肾阴虚导致的肾气不足,继而气血亏虚的人;

三是长时间有阴虚血虚的表现,但是病症不是特别严重的人。

总的来说,主要针对因为气血亏虚导致、面色萎黄、身体消瘦、肢软乏力、心悸健忘、病后体虚等症状。

2. 禁忌人群

本品服用期间忌油腻食物,感冒患者不宜服用。

因熟地的性质比较黏腻,人体不易消化,脾胃虚弱、气滞痰多等人群最好是不要食用,否则极易加重病情。

同时有着脘腹胀满、食少便溏症状的人也是要忌食的。

所以我们在食用熟地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控制好食用量,不可食用过多,否则容易引起消化不良。

中医有“气血互生,气生血长”的理论,原来两仪膏这个简单的组方中,蕴藏着这么多深刻的道理。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