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与六十四卦,“卦序”之谜的原因分析!

wechat_2025-10-09_102049_068.png

一、未能从整体上把握《易经》的主要思想的能力,割裂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与六十四卦之间的联系。

要理解《易经》的思想,首先要理解创作者的思路,他们关心些什么,想研究些什么,创作它是为了什么,想告诉我们后人些什么。古人离我们已远,他们再也不可能将那些想法告诉我们,只有从他们的图式中理清思路。

《易经》是符号、数字的模型系统,它包含的思想就体现在这些图式上,这就好像建筑设计师,他的思想体现在图纸上一样。河图、洛书、先天八卦、后天八卦和六十四卦,就是《易经》创设者的思想载体,要理解其全部的思想体系及内涵,就必须综合起来加以把握,不能从一图、一卦来看。否则,看见河图是方的,就说它代表地,看见洛书是圆的,就说它代表天,得出诸如此类的奇谈怪论。

综观河图和洛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卦序的上经和下经,发现三者的共同之处在于:

河图之数,一生一成,一天一地;先天八卦,乾上坤下,一天一地卦序中的上经,乾坤为首,一天一地。

洛书之气,日月也;后天八卦,离、坎主宰,日月也;卦序下经,虽以咸恒为始,其实亦是离、坎为始(离坎为上经之终、下经之始),亦日月也。

由此我们可知,河图和洛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上经和下经三者不外就是河图天地交、洛书日月交思想的延伸和继续,三者的构思方式、创作之理、排列法则,大同小异。

可以说,八卦是则河图、洛书的结果,卦序是则河洛、八卦的结果。它们之间环环接续,承前启后,呈现出阶梯式的层次。

然而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一句,已经令许多著名的大学者、易学大家望而生畏,我在此处提出则河洛、八卦而排卦序之说,恐怕又会更叫人心寒。其实,这是解释卦序的必由之路,前路虽然艰难曲折,但充满着希望。

前人既然不能把握则河图、洛书画卦之理,自然亦不懂则河洛、八卦列卦之理。出现这种状况,关键还是没有全盘把握卦图的综合能力。

研究河图、洛书时,见气而不见象;研究先天八卦、后天八卦时,又见象而忘数;研究卦序的时候,又将河洛、八卦弃之一旁。河洛、八卦、六十四卦,具有天然的联系,任何将其割裂的行为,都将导致严重的、不良的后果。易经当中许多谜未能被揭开,这是关键原因。

二、不掌握河图演出洛书之法和先天八卦演出后天八卦之法,缺乏解释卦序的基础。

周文王演八卦之说,不管历史上是否真有此事,已足以说明卦是演出来的,而不是头脑发热乱编出来的。演,是一种逻辑推理的过程,体现出非凡的综合能力。推理、综合是不可或缺的手段和过程。

而问题恰恰就是现在流传于世的只有推演出来的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的结果,而不将推演的过程流传于世。因此,现在无论演河图十数、洛书九数,先天八卦,后天八卦,要想能洞悉其过程,其难可知。陈抟也好、朱熹也好、张理也好、江永也好,局部的、不完整的演绎河洛八卦之法流传于世。

因此,今天的研究者只有明了河洛八卦演绎的过程,才有了解释卦序的基础:

河图和洛书、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之间,很多人都承认其蕴含先后的传承关系,亦即洛书由河图而来,后天八卦从先天八卦而来。但中间的关键的、链接的环节没有人看清,所以在解释其传承关系的时候都是此数这样转,那个数这样动;这卦与那卦交,此爻与那爻换。

其实,无论十数,还是九数,都只有两数,即奇偶而已。先后天八卦,亦只得乾坤两卦而已。世人只见河图十数,而我只见其二数;世人只见先天八卦有八卦,而我只见先天八卦有两卦。

今再举简明例子予以说明,大家都知道自己(我)是父母所生,儿女是自己(我)本人所生。这样一来,父母何尝不是河图一六、二七、三八、四九、五十两两之合;何尝又不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之合。

将一、三、五、七、九,看作是一个整体(每个数为个体也可,以下同理),二、四、六、八、十又看做是整体,亦一对夫妇;将乾兑离震看作一个整体、巽坎艮坤作为整体,亦一对夫妇而已。夫、妇(天地也)交合,按现代的解释,则是精子与卵子的交合,精、卵交合而化为一体(日月也),精、卵交生而孕育出生命(洛书也、后天八卦也),最后呱呱落地。父、母,夫、妇阴阳之气交而化生,最后生出儿女。

父、母和夫、妇,对待之物,河图、八卦,岂非对待?对待之物,必有化合,精子进入卵子,岂非合为一体?化合而必有化生,胎儿的五官、四肢、五脏六腑,无非是精、卵(日月)化生而来。河图、先天八卦为夫、妇,生出洛书、后天八卦为子息。

夫、妇(父母)是人,子息(我)亦是人,此人与彼人,已是两代人矣。河图是数,洛书亦是数;先天八卦为象,后天八卦亦是象,只不过,此数已不是彼数,此象亦非彼象。来之德的河图天地交、洛书曰月交一说,已一语道破河图天地之气生出洛书日月之气。日、月之气,精子、卵子也。

精子、卵子何人所生?父母也,河图也,先天八卦也。日月之气,化出洛书十数(地十隐藏);精、卵子二气,化成人形,具四肢、五官、六腑,何尝不是洛书十数之类?其理同如一。

三、不知道运用卦和数能够随意置换之法,不懂得象、数互通、互配之法,失去了解释卦序的前提。

能说前人不知道卦与数能够互相置换吗?能说前人不知道象与数互通、互配吗?当然不能。事实上懂得者大有人在,但在解释卦序的时候,却很少有人能想到这些并且能够结合起来使用。

卦与数是可以互相置换的,象与象、象与数,数与数是可以搭配着使用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来解释卦序,很多人都会豁然开朗。卦序不能解幵,是方法问题,不是智力问题。

四、对六十四卦的来源,认识上有失偏颇。

人们之所以走进死胡同,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对六十四卦来源的认识不全面。关于六十四卦的来源,主要有两说。

一说是按一分为二的演绎规则,由八卦、十六卦、三十二卦、六十四卦而来。一说是重卦而来。这两种狭隘的解释,注定了六十四卦卦序之谜的难解。其实,六十四卦,在理论上,还有两种来源的可能,一种是洛书之数配八卦而来,一种是洛书之数自相交(相配)而来。

《系辞》中有据数定象的记载,现在考古发现的数字卦,都恐怕与六十四卦有莫大的关系。卦与数从理论上和实践中,既然可以相互置换,那么,就不排除六十四卦序是由数字转换而来的可能。

再者,既然卦序是卦之次序,而数比卦更具有天然的顺序、次序的内涵,因此,我认为用数来表示六十四卦次序的顺序,要比用卦来表示顺序更为科学,也更简单明了。

前人不用数字来解释卦序,实在是白白浪费了两千余年时间,用数解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

综上所述,对卦序的解释,用传统的方法之所以不能突破,实在是观念、思路和方法的障碍。不要受传统观念、前人观念的束缚,创新一种简单、易行、并为人们熟悉的方法,不失为走出迷宫的捷径。


您可能还会对下面的文章感兴趣: